seo的价值主要是体现在PC互联网时代,主要是搜索引擎的入口强势。迈入移动互联网后,大家从传统的流量思维转向产品思维。
移动互联网seo
罗胖原先在优酷每周录制一集罗辑思维视频,就是流量思维。靠内容从大平台(优酷)上拿流量,然后再到微信公众号这个社群做转化。后来放弃罗辑思维视频节目,转向深耕App得到。就是流量思维向产品思维的转变。
回到我上面开始提到的问题。传统的网站,除了只是适应搜索引擎的适配要求,做了对应的移动站点之外。有多少新的思考是针对移动的;有多少是在原来的内容基础上考虑移动环境下的用户需求的;有多少新产品是更重要考虑了移动的。好像网站的移动化就是为了搜索引擎的适配,而不是应对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环境,应对用户在移动互联网下的需求变化。
再例如:罗胖的产品入口从优酷转向自有产品App得到,实际上是从视频节目转向音频节目。音频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最高频,也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好形式。而极少有多少网站考虑如何把一些文字内容向音频内容转化。或者说干脆就根据用户需求,而策划新的栏目或产品。很多的网站,还是一成不变的依据上世纪的模式在运营网站。
网站的战略,当然是一个公司整体的问题。但是SEO是直接跟用户需求,流量打交道。因此首先就要在具体的内容形态层面,做小范围的测试调整。因为SEO本质上不是一项技术,SEO更偏向于营销。只不过是始于技术,终于营销。所以,SEO人员也不要在那里互争技术高低。
前阵子听阿里巴巴曾鸣教授的音频,讲到淘宝的变化真是醍醐灌顶。淘宝,对于我们外部的人来说是一个网站。但用网站来形容淘宝,已经不够准确了。真正的淘宝,是由两套系统支撑。一套是搜索引擎系统,一套是推荐引擎系统。这两套系统决定了各个模块的内容展示。推荐引擎系统是真正解决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需求的方案,因为可以做到千人千面。
阿里这种高大上的案例,我们就不多说了。对于普通的中型网站来说,并不多少实际参考意义,只能是在思路上给些启发。
所以,我也不是给大家唱高调。你真正能做的,可以好好考虑下网站上原来一些核心的用户需求,是不是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做一些创新改变。有些栏目的内容形态是不是可以改变。大家不要小看内容形态的创新。百科,经验等就是传统文字内容的形态创新。
有一些新形态的内容出现,而且能够很好满足用户需求的,搜索引擎是非常喜欢的。